內容來自sina新聞cn

五中全會明起開幕 將研究十三五規劃建議

(密技)信用貸款房貸銀行最新的銀行貸款方案

五中全會研究十三五規劃建議十八屆五中全會10月26日至29日在京召開

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。會議將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。

向著第一個百年目標邁進

寫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之際

金秋的北京,總會給人帶來特別的期待

10月26日至29日,正在這裡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,將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。謀劃未來五年中國的發展之路,這是舉國乃至舉世關註的議程。

2016—2020的“十三五”規劃,將是本屆中央領導集體主持編制並完整實施的一個五年規劃,將是中國跨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向更高發展階段邁進的艱難躍升,將是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“第一個百年目標”的最後沖刺,也是跋涉在民族復興之路上的社會主義中國的關鍵一程。

在北京、在浙江杭州、在湖北武漢……人們發現,習近平總書記調研考察時,對各地的規劃展覽館很感興趣。“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,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,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”,在發展之路上,規劃的確至關重要。

一幅宏大的發展藍圖,在這樣的思考中逐漸成形。2013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,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要著手啟動“十三五”規劃前期準備工作,開展有關重大問題研究。而關於未來中國前瞻性、戰略性、全局性的思考,早已開始。

廣東深圳,在鄧小平銅像下思考改革的方位;北京中關村,在數字世界裡推動創新的浪潮;陜西延安,在黃土高原的窯洞中探討扶貧的路徑;吉林長春,在老工業基地謀劃轉型升級的前景……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調研的足跡,遍及20多個省份,覆蓋瞭大半個中國。僅僅在2015年,圍繞“十三五”規劃,習近平總書記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,就曾與18個省份“一把手”座談。

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,是“實實在在、沒有水分”的發展,是註重“系統性、整體性和協同性”的發展,是“質量更高、效益更好、結構更優、優勢充分釋放”的發展。這意味著,在經濟發展中要保持戰略定力與戰略眼光,做到蹄疾步穩、行穩致遠。

不久前,中國2015年第三季度經濟數據公佈,6.9%的增速好於預期。“中國領導人明白他們需要做什麼。”不久前出版新書《與中國打交道》的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說,“這也正是我對中國的改革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的原因所在。”

自我調整、主動調控背後,是對經濟規律的深刻洞察:“一個國傢經濟增長,有快有慢是正常的,不能說隻能加速、不能減速,這不符合經濟規律”;是對科學發展的高度重視:“轉方式、調結構是我們發展歷程必須邁過的坎”;是對中國未來的強大自信:“分析中國經濟,要看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確,動力是否強勁,潛力是否充沛”。

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,是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展,是“經濟要上臺階,生態文明也要上臺階”的發展,是“生產發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態良好”的發展。這意味著,發展不僅要講速度講效益,更需要在增長與保護、局部與整體、當前和長遠之間,找到最佳平衡點。

2015年初,被稱“史上最嚴”的新環保法實施。環保理念的變革,由立法目的的表述可見一斑:過去是“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”,現在則是“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”。

首次將生態文明納入“五位一體”總佈局,去除GDP考核“緊箍咒”,全面打響“呼吸保衛戰”……“十二五”期間,中國以前所未有、全球罕見的力度,治理污染、保護生態。

在雲南大理洱海邊,“立此存照”督促當地抓好環保;在北京APEC會議上,坦言每天早上都要看看北京霧霾小瞭沒有;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,勉勵工人“種樹看林子也是為國傢作貢獻”……“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,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”,習近平總書記對環境保護高度重視,正是因為把握瞭“生態興則文明興,生態衰則文明衰”的發展規律,認清瞭生態環境保護“功在當代、利在千秋”的歷史責任。

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,是“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”的發展,是以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”為奮鬥目標的發展,是“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”的發展。這意味著,不僅把發展視為經濟問題,更將之視為政治問題、社會問題,讓更多人共享發展的成果。

“未來5年,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”“確保貧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脫貧”。“十三五”規劃尚未謀定之時,關於扶貧的“五年目標”已經出臺。這不僅是全面小康的要求,更是我們發展宗旨、發展倫理的集中體現。

“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,民生是‘指南針’”。“十二五”期間,民生指標全線飄紅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.5%,跑過GDP增速;新增就業不降反增,2015年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,提前完成全年任務;2013年和2014年,連續兩年完成減貧1000萬人以上的任務……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,生活質量有新改善,更多人的“幸福感”正由期盼慢慢成為現實。

“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”,讓更多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,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,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;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、不分群體、不分層級、不分民族的小康,“一個民族都不能少”“不能丟瞭農村這一頭”“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”……民生的改善、個人的發展,與國傢的大方向、大目標相向而行,成為包容性發展最生動的體現。

思想是行動的先導,理念是實踐的指南。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,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,面向經濟新常態,循著發展新思路,“十三五”規劃的根本指向,已然清晰——

“實現好、維護好、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,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。”明確的發展目的,回答瞭“發展為瞭什麼”的問題。

“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,從實際出發,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,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,邁向中高端水平,推動實現更高質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續的發展。”合理的發展路徑,回答瞭“實現什麼樣的發展”的問題。

“必須按照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、推進國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,加快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,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,為發展提供持續動力。”科學的發展思路,回答瞭“如何以改革促發展”的問題。

“必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體系,加快法治經濟和法治社會建設,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法治化軌道。”有序的發展環境,回答瞭“如何規范發展”的問題。

“必須深化全方位對外開放,妥善應對外部環境變化,推動互利共贏、共同發展。”廣闊的發展視野,回答瞭“發展如何對接世界”的問題。

“必須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,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,確保我國發展航船沿著正確航道破浪前進。”根本的發展保障,回答瞭“發展需要怎樣的政治領導”的問題。

“十三五”畫卷,將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“六個必須”為引領,鋪展開來。“互聯網+”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,新技術新概念新業態方興未艾;提高土地產出率、資源利用率、勞動生產率,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。

一張老照片,記錄下1992年8月四川廣安火車站的一幕:由於人多車少,準備外出務工的農民們隻好從車窗擠上去。

而上周,在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期間,關於高鐵項目的合作,成為各方關註的一大焦點。

從“綠皮火車”到“高鐵外交”,鐵路可謂中國發展的“三重象征”——滿足瞭民生需求,促進瞭經濟增長,更隱喻著“中國號”快車的不斷自我超越。

“凡是過去,皆為序章”。中國的發展前後相續,正是這一段又一段的鐵軌,連接成我們前行的歷史。站在兩個五年規劃的交匯點上,向著第一個百年目標邁進,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軍,我們有決心、有能力、有信心。

世界期待著下一個中國故事,歷史期待著我們這一代人的回答。

綜合新華社、人民網報道

新聞來辦中古車貸條件源http://finance.sina.com.cn/china/20151026/011923571742.s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ethedna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